觀點提示 加強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企業各級黨組織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企業更好完成經營管理、促進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只有把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抓實,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為凝聚員工士氣、加快企業發展營造氛圍助推加力。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寶貴的物質精神財富,是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關鍵因素。誰掌握了先進的企業文化,誰就能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斷化解因各種利益訴求而產生的思想問題、矛盾糾紛和不安定因素,抓好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使二者擰成一股繩,匯成一條河。只有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相融相通,工作中不斷推動實踐,不斷追求創新,員工綜合素質才能提高,企業的生機和活力才會不斷增強。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及重要性
(一)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如同流水,無定勢,無常形,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要注意以人為本,對員工之間、干群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真正解決員工工作、生活中的難題,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創造穩定、和諧的環境。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把關定向,逐步確立體現本企業特點的企業精神和經營目標。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員工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在企業文化形成、推進進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宣傳載體和陣地,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工作方式,力求教育活動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為實踐企業精神和經營目標,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活動載體,發揮弘揚企業文化建設的導向作用。
當然,工作開展中難免產生新舊觀念的沖撞和磨擦,出現各種矛盾和問題。只有通過釋疑解惑,耐心說服,才能妥善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動員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充分運用報刊、網站、內刊等載體,創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觀念形態,引導員工行為,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使員工在市場競爭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市場、競爭、創新和發展“四種意識”。
(二)簡單的經驗主義和長期的慣性思維,極易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固定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形勢發展,跟上時代節拍,其工作載體、工作方式必須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要實現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必須首先找到思想政治工作載體的創新點,保證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導員工正確處理集體和個人利益關系,自覺做到小局服從大局,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只有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具備廣泛的群眾基礎。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育人為本,把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作為工作出發點,注重發揮人的潛能,調動主觀能動性,保障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不斷開創政通人和的新局面。作為員工之家,企業要竭盡全力關注民生,積極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對惟利是圖、拜金主義等消極社會風氣,必須通過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利用黨風廉政建設組織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根源,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企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堅持把企業文化的視角拓展到員工的思想、素質、智力和理想各方面,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證。
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創建要求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科學整合企業生產要素,引領企業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進而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要使先進的企業文化,成為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員工不僅能通過勞動從企業獲得經濟回報,而且能在團體協作中體現自身價值,為企業和社會所認可,體現出個人的成就感和歸屬感。在企業這個大環境中,先進的企業文化就是空氣、土壤和水,就是全體員工共有的精神家園。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勇擔重任,勇于實踐,自覺引領,積極推進,引領員工按照企業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要求,充滿激情地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當然,企業要生存發展,文化就要不斷創新,凸顯特色,用更科學、更系統、更完整的文化管理體系,助推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文化建設要提煉企業精神,樹立管理理念,塑造企業形象。企業精神是企業在長期生產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勢和價值取向,它滲透在企業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競爭意識等各方面,反映在全體員工的思想精神風貌之中。企業精神必須反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強化愛崗敬業、知識創新等特質,培養員工競爭觀念、效益觀念和發展觀念。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精心分析、反復推敲,從企業宗旨、發展方向、戰略目標等方面全面概括提煉。同時,要以人文本,圍繞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一切管理活動。員工只有對本職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最大的潛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戰略高度,構筑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雙贏平臺,使員工與企業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同擔、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要積極塑造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使企業成為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積極踐行“為國效力、為民造福”理念的堅強組織。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體現在擴大企業的輻射面、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管理模式的轉變、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幾方面。
優秀企業文化的影響力,就在于能以其統一規范的職業道德、精湛技術、和優質服務,贏得員工的普遍信賴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員工正確的價值取向,成為企業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要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在現代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實踐證明:經驗管理屬能人模式,僅憑感覺靠經驗靠個人能力素質和風格發揮作用;科學管理屬制度模式,企業職能崗位職責等都可以實現規范化,信息傳遞實現程序化,人才資金等資源利用實現科學化。但總有些工作靠制度和程序實現不了最優管理,可能會壓制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現代管理屬文化模式,員工自覺履行職責,積極發揮潛能。企業文化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的奮斗目標,一切基礎管理和規范程序都已潛移默化成為員工的職業習慣。企業管理者的重點關注,往往都是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這是每個企業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是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塑造企業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賢才、吸引客戶,博得社會認可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