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安徽省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根據安排,督察進駐時間為1個月(2021年4月7日—5月7日)。截至4月21日,督察進駐時間過半,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累計向安徽省轉辦了十四批環保信訪件,共計1326件。其中,已有五批328件舉報問題的查處整改情況被公開,涉及阜陽20件(14件屬實、5件部分屬實、1件不屬實)。
有關阜陽的19件舉報屬實(或部分屬實)問題整改情況,按區域劃分,界首市3件、太和縣4件、潁上縣3件、潁泉區2件、臨泉縣3件、阜南縣2件、潁州區和潁東區各1件。從污染類型來看,涉及水污染12件、大氣污染10件,此外還有噪音污染和其他污染類型。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期間(2021年4月7日—5月7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551—62651086,專門郵政信箱:安徽省合肥市A087號郵政信箱。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8:00—20:00。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信訪舉報。其他不屬于受理范圍的信訪舉報問題,將按規定交由被督察地方處理。
附涉及阜陽的19件環保問題整改情況
1、潁上縣
舉報內容:潁上縣謝橋鎮,潁利路巨緣賓館對面的煤泥晾曬場、東幫窯廠院內的煤泥晾曬場、鴻泰窯廠院內的煤泥晾曬場等三十多家煤泥晾曬場一直未清理,之前向市督察組反映過該問題,未得到解決。謝橋鎮謝橋社區謝書記開辦的興達窯廠,排出的煙霧熏倒周邊小麥,危害農作物生長,污堿水和石灰水直接排入濟河內,污染河流,影響附近灌溉站和居民區。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潁上縣政府組織有關單位對信訪舉報的潁利路巨緣賓館(實為聚緣賓館)對面的煤泥晾曬場、東邦窯廠西側矸石堆場和鴻泰窯廠(實為宏泰窯廠)西側煤泥晾曬場進行了現場核實,并對該區域內矸石煤泥晾曬場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經查,該區域存在大小煤泥晾曬場22家,其中:聚緣賓館對面的煤泥晾曬場(為彭傳合煤泥晾曬場)、東邦窯廠西側矸石堆場(為甘士杰矸石堆場)、宏泰窯廠西側煤泥晾曬場(為李剛煤泥晾曬場)等15家矸石煤泥非法加工晾曬場在2021年3月份潁上縣組織的礦區周邊環境整治行動中已清理完畢;目前還有7個煤泥晾曬場未徹底清理干凈,分別為湯建礦、楊培秀、湯繼領、張金堯、彭畔玲、姜濤、解安輝煤泥晾曬場。
2、潁上縣興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潁上縣謝橋鎮謝橋社區,法定代表人謝從義,統一社會代碼:91341226MA2RAK186U(1-1)。經查,謝橋鎮謝橋社區書記未參與該公司經營。該公司年產1.6億塊自保溫徹塊煤矸石燒結磚生產線項目2018年10月經原潁上縣環境保護局審批(潁環行審字〔2018〕59號),2018年6月建成投產(未批先建行為處罰已落實),并于2018年11月完成自主驗收。4月9日,現場檢查發現:該窯廠已按環評要求安裝了雙堿法脫硫塔、袋式除塵器并正常開啟,在線監測設備已安裝并聯網;該公司雨污分流設施建設不規范,部分場地沖洗水通過雨水管道排入輝溝,未發現污堿水和石灰水排入輝溝。
處理和整改情況:1、立即對未徹底清理的7家矸石堆場、煤泥晾曬場進行全面清理,計劃于5月份清理完畢。
2、責令潁上縣興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嚴格按照環評批復要求,嚴格落實雨污分流,封堵輝溝排污口,進出車輛沖洗水、場地沖洗水全面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2021年4月16日,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潁上縣興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廢氣進行檢測,并對輝溝水質進行取樣監測,潁上縣將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2、太和縣
舉報內容:太和縣馬集鄉港北村劉僧莊,劉某龍開辦馬鬃馬尾加工廠,十多年來使用硫酸水洗加工,對村莊水質造成污染,2017-2018年向阜陽市環保部門反映,該廠當時被要求停工。2021年春節前又向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反映,該廠目前仍在繼續加工。該企業為節省費用未搬去當地工業園區。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部分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2021年4月9日下午,太和縣組織相關單位對該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查,群眾反映的馬鬃馬尾加工廠名叫太和縣龍軒鬃尾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韓運,位于太和縣馬集鎮港北村委會劉增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222564993116L(1-1),成立日期為2010年11月24日,是從事手工作業整理馬鬃馬尾的加工點,根據相關規定已辦理排污許可登記。被舉報人劉某龍與該公司法人系夫妻關系,其在自家住房中從事馬鬃馬尾整理加工,該公司生產工藝主要是將買來的清洗好的馬鬃馬尾,經工人手工作業按顏色和長短進行分類整理后扎把,不需經過水洗。現場檢查時,該公司有3名工人正在手工整理、扎把馬鬃馬尾,經對該點進行排查,未發現有水洗設備,也未發現該點有排水跡象。2017-2018年,未接到市局轉辦該公司舉報,2021年春節前也未收到上級環保部門轉辦的相關舉報件。
處理和整改情況:2021年4月13日,太和縣環境監測站對太和縣龍軒鬃尾制品有限公司院內及周邊地下水、地表水進行取樣監測,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3、臨泉縣
舉報內容:臨泉縣北大橋文王酒廠,2010年至今通過東側排污口向泉河排放污水,導致排污口附近80-90米長的泉河水體發臭,且該廠距離金橋花園不足十米、距離英澤中學不足70米,異味擾民、影響學生日常學習生活。
污染類型:大氣、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安徽文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王酒廠),位于泉河北岸,法定代表人:張煜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20070508120XP。該廠區1992建設,1993年投入生產,該公司年產6000噸曲酒生產項目于2013年11月11日經阜陽市環保局審批(行審字【2013】65號,環評是2013年申請補辦),2013年11月29日經阜陽市環保局驗收(阜環行驗函【2013】17號)建有日處理1000噸廢水污染處理設施,現有1棟包裝車間和11棟曲酒車間,目前實際年產量2000噸,安裝總磷、總氮、氨氮、CODcr、PH共計5臺污染源水質在線監測設備;20蒸噸生物質鍋爐一臺,配套建有布袋除塵+旋風除塵一套,SNCR法脫硝系統一套。廢水、廢氣自動監測設備分別于1999年、2020年與上級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文王酒廠生產廢水經處理后排入東側紅旗溝(于寨溝)。2021年4月9日,環境監測人員對文王酒廠廢水總排污口取樣監測數據為:總磷0.41mg/L、氨氮1.28mg/L、COD 58mg/L,四項監測數據符合排放標準。
2.英澤中學位于文王酒廠南側70米,2014年經臨泉縣教育局批準設立,現有在校生386人,排水管網通過三級過濾池排入紅旗溝(于寨溝)。2021年4月9日,環境監測人員對生活污水排放口取樣監測數據為:總磷6.16mg/L、氨氮91.6mg/L、COD 513mg/L,四項監測數據超出綜合污水排放二類標準。
3.建于2005年的金橋花園與文王酒廠東側緊鄰,建于2007年金泉花苑位于文王酒廠北側30米,梁小街居民區與文王酒廠西側緊鄰,于寨居民區與文王酒廠北側緊鄰。目前金橋花園、金泉花苑、梁小街居民區、于寨居民區等生活污水管網與縣生活污水處理廠暫未完成接管通水,生活污水、雨水直接排入紅旗溝(于寨溝),現場有明顯異味,水量大時通過涵閘排入泉河,2021年4月9日,環境監測人員對紅旗溝和泉河4個點位進行取樣監測(廠區東側紅旗溝上游和下游各一個、廠區東南側紅旗溝涵閘入泉河口上下游約10米處各一個),排污口取樣監測數據分別為:(紅旗溝上游:總磷6.14mg/L、氨氮32.4mg/L、COD 232mg/L;紅旗溝下游:總磷6.89mg/L、氨氮31.4mg/L、COD 240mg/L;紅旗溝涵閘入泉河口上游10米:總磷1.94mg/L、氨氮8.71mg/L、COD 72mg/L;紅旗溝涵閘入泉河口下游10米:總磷0. 40mg/L、氨氮1.68mg/L、COD 92mg/L),4個取樣監測結果均為地表水劣五類。
處理和整改情況:1.實施截污。針對英澤中學進入紅旗溝(于寨溝)生活污水排放口實施截污,定期清理現有的三級沉淀池。針對金橋花園、金泉花苑、梁小街居民區和于寨居民區進入紅旗溝(于寨溝)生活污水排放口將進行截污。
2.完善納管。將紅旗溝(于寨溝)生活污水納管至泉北片區污水管網,再引至臨泉縣污水處理廠。
3.開展紅旗溝(于寨溝)整治。將紅旗溝(于寨溝)的被污染水抽入泉北片區污水管網,引至臨泉縣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
以上三項工程措施將科學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按計劃實施;同時加強日常監管。
4、界首市
舉報內容:界首市新馬集鎮范寨村,范某良在范寨村居民區(村委會附近)開辦養豬廠,規模七八百頭,異味擾民。多次反映未果。2020年向安徽省環保督察投訴,責令其搬遷,但至今并未搬遷。
污染類型:大氣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該養殖場位于范寨村西北角,法人范吉良,已辦理了營業執照(92341282MA2R748D1M)、規模化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治理項目環評及驗收(界環保〔2014〕39號、界環保〔2014〕342號)。該養殖場建于2003年,設計存欄七百頭左右,當時距離老村莊較遠,周圍沒有住戶,近幾年群眾才開始在場區周邊建房居住,該養殖場現在距離居民區較近,目前距東側居民 40米,南側居民20米,存欄生豬198頭。養殖場已配套建設了儲尿池、沼氣池、曬糞場各一個,滿足環評要求。2019年村民向安徽省環保督察投訴該養殖場(編號:FYDH035、FYDH117)問題,已責令該養殖場豬糞做到日產日清,對儲尿池加蓋頂棚并進行封閉,防止氣味外逸。現場檢查時有輕微異味。
處理和整改情況:1.加大對該養殖場日常監管力度,安排專人負責監督,嚴格控制存欄量,做到糞便日產日清、糞污處理設備正常運轉,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居民影響。
2. 對是否需要搬遷進行論證,根據論證結果作進一步處理。
5、太和縣
舉報內容:太和縣雙浮鎮紅旗村李中自然村南側的一家養鴨廠,2019年至今,孳生蚊蠅、異味擾民、鴨糞直排草河,2020年向鎮政府、縣生態環境局、畜牧局反映后,該鴨廠修建了污水處理池,但未做防滲處理,造成附近水域約二公里污染嚴重。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部分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該養鴨場為太和縣雙浮悅彥家庭農場,位于太和縣雙浮鎮韓張行政村張樓31號,法人張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2341222MA2U6KMX59,已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及排污登記,養殖場占地約25畝,東西兩側無村民居住,距離東北村民居住點200米左右,西南村民居住點300米左右。建有三個塑料大棚鴨舍,設計存欄24000只,目前其中一棚內養殖肉鴨8000只,其余兩個為空棚。鴨舍北側建有兩座糞污收集池,內壁墻面為水泥涂砌,上面用彩鋼瓦加蓋密閉,鴨舍內糞污經棚內排污溝進入糞污收集池;鴨舍西側建有晾糞棚。現場調查時發現:1.鴨棚內排污通道防滲設施不健全;2.鴨棚北側糞污暫存池不標準;3.雨污分流設施不完善;4.晾曬棚不規范。
處理和整改情況:1.2021年4月12日,太和縣農業農村局對太和縣雙浮悅彥家庭農場下達問題整改通知書,并要求于6月22日前整改到位。
2.2021年4月10日,太和縣生態環境分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該農場附近水體進行監測,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6.臨泉縣
舉報內容:臨泉縣艾亭鎮鎮政府斜對面俊妞華潤生鮮廣場,2020年11月占用3000多平方耕田,建造大棚房超市。多次向市長熱線和縣長熱線反映未得到處理。
污染類型:其他污染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信訪舉報”阜陽市臨泉縣艾亭鎮鎮政府斜對面俊妞華潤生鮮廣場”實為臨泉俊妞土特產銷售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地址:臨泉縣艾亭鎮艾亭村民委員會萬元街,社會統一信用代碼:91341221MA2NMTDL51,法定代表人:馬妞。
經查,馬妞未經批準非法占用臨泉縣艾亭鎮艾亭居委會橋頭村及艾亭派出所對面集體土地2137平方米(建制鎮面積1296.9平方米,林地面積840.1平方米),該地為非耕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但是建設鋼構大棚(建筑面積2008.3平方米,硬化地面面積133.2平方米)用于超市經營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和六十三條的規定,構成非法占地。臨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于2021年2月23日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臨自然資源和規劃監〔2021〕30號),要求馬妞:1.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集體土地2137平方米;2.沒收在非法占用的集體土地上新建的鋼構大棚2008.3平方米和硬化地面133.2平方米;3.罰款19233元(非耕地按每平方米9元)。
處理和整改情況:1.艾亭鎮正在委托安徽富友房地產土地評估有限公司對該公司鋼構大棚價值進行評估,艾亭鎮依法沒收的建筑物將交由艾亭社區。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對使用建制鎮1296.9平方米的集體土地,艾亭社區申請集體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手續完善后,面向社會招租,產生的租金納入艾亭社區三資賬戶進行管理。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經營性用地報批前,需符合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編制的成片開發方案,占用的840.1平方米的林地不在臨泉縣編制的土地成片開發方案內,所以不具備審批條件,將對其恢復原狀。
7.潁泉區
舉報內容:潁泉區皖西北商貿城,屬于違建,小吃路邊攤污水亂排、垃圾亂堆、遍地油漬、異味擾民,影響周邊人居環境。
污染類型:大氣、水
是否屬實:部分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4月10日,潁泉區組織中市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興泉公司(安徽阜陽安曙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進行現場調查核實,經查潁泉區皖西北商貿城位于北京中路與界首路交叉口西北側,由安徽阜陽安曙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2001年開工建設,陸續辦理了土地出讓手續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手續,(土地證編號:阜泉國用(2003)字第A110061、A110063,發證日期2003年5月25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編號(2003)159、(2003)160號,發證日期2003年7月30日),反映皖西北商貿城屬于違建不屬實。皖西北商貿城物業由安徽創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小吃路邊攤”系創源物業公司設立的便民攤點,面積300多平米,經營戶有40余戶,主要經營簡餐,存在個別經營戶零星垃圾、地面污水油漬清理不及時問題,反映垃圾、油煙、污水擾民問題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潁泉區中市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執法局、興泉公司對該信訪事項進行監督整改。針對小吃攤垃圾、污水、油漬問題,潁泉區城管執法局向安徽創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立即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目前,安徽創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1)4月12日,創源物業公司組織所有小吃攤主進行培訓,要求嚴格遵守門前三包、誠信文明經營的要求,做到泔水入桶、垃圾入袋、人走地凈。(2)明確小吃攤點經營時間為早6:00至晚8:00(公示懸掛),清理炸油條等產生油煙的攤點。(3)創源物業安排保潔人員負責清理地面油污、雜物、垃圾。(4)在每家小吃攤點配備一個垃圾桶,物業保潔人員加強巡查、及時清理小吃攤點就餐產生的垃圾雜物。潁泉區城管執法局將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職責,加大巡查力度,監督創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落實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責任。潁泉區中市街道辦事處商貿城社區落實網格化日常監管,定時巡查,防止反彈。
8.界首市
舉報內容:界首市光武鎮光武開發區,康命源(生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塑料管道,污水直接排入開發區內的萬福溝。多次舉報無果。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訪舉報的康命源(生命源)有限公司原名為康命源(安徽)塑料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成立,2019年10月變更為安徽省生宸源材料科技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法人郭宗余,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200MA2MX8RG5W。該公司塑料管材一期工程建設項目報告書2017年11月經原界首市環保局審批(界環行審〔2017〕395號),已完成水、氣自主驗收,2019年3月完成固廢、噪聲階段性驗收(界環行審〔2019〕68號),2019年申辦了排污許可證(許可證編碼:91341200MA2MX8RG5W001R)。2021年4月11日,界首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核查,檢查時,該公司正在生產,污水處理設施正在運行,生產廢水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進入光武園區污水處理廠,廠區南北側各有一個通向萬福溝的管道,正在向萬福溝排水,南側排放口排水系化糞池生活污水溢出水和3號改性造粒機循環水管網破損流出的冷卻水,經取樣檢測,COD112mg/L、氨氮4.23mg/L;北側排放口排水系純水設備反沖洗廢水,經取樣檢測,COD63mg/L、氨氮0.615mg/L。2020年以來界首市生態環境分局共收到該公司信訪舉報1件,即2021年3月10日信訪反映該公司環境污染問題。界首市生態環境分局針對投訴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并按程序予以回復。
處理和整改情況:1.責令該公司立即對南北兩側兩處排污管道進行拆除,對廠區內雨污管網進行改造;2.加強對該公司日常監管,提升企業污染防治水平;3.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9.太和縣
舉報內容:太和縣阮橋鎮洪港村,旱廁改造工程未完工,糞便存滿后無人清理,影響村民生活環境;村委會南300米處的幾家養豬廠,無環保設施,異味擾民;村內未設置污水管網;村民門前垃圾長期無人清理;高鐵距離村民住宅僅200米,噪音污染嚴重,希望設置隔音墻。
污染類型:大氣、噪音
是否屬實:部分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經核實,太和縣阮橋鎮洪港村按照農戶自愿原則2020年改廁295戶,目前己全部完工。經現場排查,排查出2家化糞池滿的農戶,現已組織人員清掏完畢。旱廁改造使用維護日常由阮橋鎮改廁管委會綜合服務站按需有償維護管理。2.太和縣阮橋鎮洪港村村委會南300米處養殖場為安徽省耀佳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有豬舍6棟,2020年投產,現存欄生豬約1800頭。養豬場建有黑膜發酵池約12000m³,其中雙膜厭氧池7000 m³.氧化塘5000m³。豬舍糞污已規范處置,現場核查未發現有糞污直排、丟棄現象和明顯不適異味。待異味監測結果出來再做處理。太和縣生態環境分局在現場核查時發現距離該公司500米至1公里范圍內還有3家養殖場,均有合法手續和治污設施。3.目前正在進行的太和縣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建設PPP項目,主要覆蓋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收集與處理,并不涉及阮橋鎮洪港村。但自2017年以來該村已改廁528戶,部分村民自建有糞污沉淀池。4.據阮橋鎮政府現場核實并走訪群眾,未發現村民門前垃圾長期無人清理。阮橋鎮與太和縣勁旅公司簽訂有清潔協議,每村都配有清潔工人,每日一清。農村垃圾采取戶收集、鎮運轉、縣處理。5.太和縣發改委與京福客專安徽公司(商合杭高鐵建設方)溝通,該公司提供了《關于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環審(2014)260號)和《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商合段(安徽段)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驗收結論工程建設工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工程符合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太和縣發改委現場核查,阮橋鎮洪港村村邊界距商合杭高鐵線直線距離超過250米。且在敏感點附近已采取相應防護措施,安裝隔音屏。待檢測結果出來再做處理。
處理和整改情況:1.督促鄉鎮廁所管護服務站落實管護措施,實行常態化管理,切實做到有專人負責維護,糞便定期清運。2.繼續推進旱廁改造和倡導村民自建沉淀池。3.太和縣生態環境分局將對舉報高鐵噪聲問題委托監測。4.太和縣生態環境分局將組織養殖異味監測,待檢測結果出來再做處理。
10.太和縣
舉報內容:太和縣政府相關部門雨污分流工作開展不徹底,導致盛世華庭小區污水排污口堵塞,導致雨天污水倒灌進小區車庫和地下室,造成污染,且異味擾民。
污染類型:大氣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該小區停車庫和地下室均有積水現象,小區實行雨污水合流制,小區內共有七個排污口。通過排查,目前污水管網水位高位運行,造成管網水位高于小區管網標高,又因小區部分污水窨井在停車庫坡道上,管網標高低于地面約50-70公分,導致雨污水通過窨井蓋倒灌。
處理和整改情況:1.太和縣住建局擬對小區內七個排污口進行封堵,使外部污水不回流至小區,在小區內部架設臨時吸污泵,把存量污水抽至外部污水管網。2.太和縣雨污水管網普查招標已經結束,中標通知書已發放,待施工單位繳納履約保證金簽訂合同后,立即開展對盛世華庭小區周邊排污口普查,找清癥結后徹底解決問題。3.太和縣政府將召開協調會議對該小區雨污合流改造問題進行處理。
11.潁上縣
舉報內容:潁上縣楊湖鎮郭樓村周管三隊,牧原集團養殖場,糞便排入村東側河道內,導致水體污染,異味擾民。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經調查核實,信訪反映的養殖場為安徽潁上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第十一分場,位于潁上縣楊湖鎮郭樓村,法定代表人:姜開碩,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226MA2N0GCM1D。該公司《安徽潁上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潁上十一場生豬養殖項目環評報告書》于2018年7月經原潁上縣環保局審批(潁環行審字〔2018〕35號),2020年12月完成項目環保自主驗收;
2.2021年4月14日,經現場檢查該養殖場養殖糞污按照環評批復要求,養殖區域內產生的畜禽糞便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至封閉的收集池進行固液分離后,再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至黑膜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經充分發酵后的沼液進入密閉的沼液暫存池收集。后期100%用于周邊已簽訂資源化綜合利用協議的地塊施肥,無糞便污水排放口。廠區實施雨污分流,雨水經雨水收集池收集后通過廠區北側2個雨水排放口外排;
3.經第三方檢測公司監測,該養殖場無組織廢氣中氨氣最大排放濃度為0.15mg/m³、硫化氫最大排放濃度為0.002Mg/m³,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排放標準,臭氣最大濃度為11,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但有輕微異味;該場距離附近最近居民點約700米;
4.現場核查發現,郭樓村東側溝渠位于該養殖場北側,溝渠內無糞污,水位較低、水流緩,溝渠內堆有部分枯草,溝坡有部分秸稈沒有清理干凈。
處理和整改情況:1.要求安徽潁上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第十一場嚴格按照環評批復要求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進一步加強日常運營管理;
2.對養殖場北側溝渠進行清淤疏浚、清理秸稈、打撈雜草。
12.潁泉區
舉報內容:潁泉區寧老莊鎮,農貿市場菜市街口的韓家油坊,全天散發異味,油煙嚴重擾民。
污染類型:大氣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韓家油坊工商注冊名稱為阜陽市潁泉區寧老莊鎮韓家油坊,經營者韓某友,社會統一信用代碼92341204MA2R6HXJX0,經營范圍食用油零售,無食品加工項目。食品經營許可證編號:JY1341200040928,經營項目:散裝食品銷售。無食品加工項目。2021年4月11日,潁泉區組織相關部門現場調查核實,韓家油坊現有小型加工芝麻油、芝麻醬、菜籽油等生產設備,芝麻電炒鍋放置在室外,檢查時該油坊正在進行菜籽油加工。韓家油坊配有簡易集塵、油煙凈化器一套,廢氣高空排放,芝麻炒鍋上、室外地面有積塵,室內加工香油區域有油污。
處理和整改情況:韓家油坊工商注冊和食品經營許可均不包含食品加工項目,擅自從事食用油加工,屬超范圍經營,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油煙、異味污染。潁泉區市場監管局、阜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四大隊分別向韓家油坊下達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要求韓家油坊業主韓某友改正違法行為,自行拆除芝麻油、芝麻醬、菜籽油等生產設備。至2021年4月15日,韓家油坊生產設備已拆除,完成整改。
寧老莊鎮黨委、政府,潁泉區市場監管局,阜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四大隊將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職責,加大巡查力度,防止反彈。
13.臨泉縣
舉報內容:臨泉縣土陂鄉土陂村西南方,百畝大塘周圍于2016—2017年建造民房,民房產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大塘,污染塘內水體,水面上漂浮物較多,散發刺鼻臭味。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2021年4月10日,臨泉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舉報內容進行現場核實,經查:1.該坑塘位于臨泉縣土陂鄉土陂社區集市西南,于1984年人工開挖形成,南北跨度230米,東西跨度65米,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14950平方米(22.425畝,《臨泉縣土地利用現狀圖-土陂集》圖輻號150G078024,圖斑號124/114);2.2000年左右,有村民在該坑塘東側沿路自建民房,建房占地為集體建設用地,符合規劃,目前共有居民55戶,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坑塘內;3.該坑塘內有生活垃圾漂浮物,水質可見明顯渾濁,現場有異味,據周圍群眾反映:夏季臭味難聞。4.2021年4月11日,環境監測人員對該溝塘兩個點位進行取樣監測(大塘西北角:總磷0.25mg/L、氨氮0.73mg/L、COD 24mg/L;大塘西側中段:總磷0. 32mg/L、氨氮2.31mg/L、COD 33mg/L),大塘西北角監測結果為地表水四類標準,大塘西側中段監測結果為地表水劣五類。
處理和整改情況:1.目前,已合理增加12個生活垃圾桶,要求臨泉國禎自然美環衛有限公司及時收集轉運生活垃圾;
2.對該溝塘生活垃圾漂浮物進行打撈,目前已打撈約1噸生活垃圾,下一步將結合溝塘清淤工作做進一步清理;
3.將55戶居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至土陂鄉生活污水廠處理,計劃2021年底前完成;
4.將該溝塘被污染的水抽至污水管網進入土陂鄉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計劃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以上涉及的工程措施類整改任務,將科學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按計劃實施;同時加強日常監管。
14.阜南縣
舉報內容:阜南縣柴集鎮后王莊東側的一家無名水泥攪拌廠,露天生產,揚塵嚴重,已持續大半年。
污染類型:大氣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信訪舉報的水泥攪拌廠實為阜南縣柴集鎮王寨村水泥預制廠,位于柴集鎮王寨村后王莊,占地面積2.8畝,經營人:王某功。該廠于2020年8月份開始建設,同年9月份開始生產,主要從事路牙石生產銷售。該廠無工商、用地、環保手續,無污染防治設施。4月12日現場核查時,該廠未生產,現場發現攪拌罐1臺,原料(石子約6噸,石粉約2噸)露天堆放,現場積塵較厚,環境臟亂差。
處理和整改情況:4月12日,柴集鎮政府已對其采取斷電措施。截至2021年4月16日,該廠生產設備已拆除,原料產品已清運。
15.潁上縣
舉報內容:潁上縣江店孜西三十鋪鎮雙集村,村支部委員在皮溝私建一家養鵝場,糞便直接排入皮溝,污染水質。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舉報的養殖廠為潁上縣建輝養鵝場,位于潁上縣江店孜鎮雙集村,法定代表人:劉某龍,為江店孜鎮雙集村村支部委員,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2341226MA2R2RXL12。該養鵝場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網上登記,登記號為:201834122600000094,2018年7月完成建設。現有養殖大棚兩棟,面積約1400平方米,現存欄種鵝200只、苗鵝2000只。產生鵝糞經臨時收集后全部綜合利用于鵝場承包的魚塘補充魚飼料,皮溝位于該養鵝場的東側與養鵝場距離約60米。經查:1.鵝場承包的魚塘與皮溝水域無連接,現場檢查時未發現該場養殖糞便排入皮溝現象;2.皮溝水面無漂浮糞污;3.該養殖場東側育苗棚未完全封閉,苗鵝的糞便直接排放在露天的場地上,場地沖洗水時或遇大雨天氣,存在糞便被沖到皮溝的隱患。
處理和整改情況:1.已要求該養殖場對鄰近皮溝大棚內飼養的苗鵝全部轉到遠離皮溝的路西側大棚內飼養,對原飼養苗鵝場地清理打掃,并進行消毒處理,消除隱患;
2.按要求落實鵝糞全部綜合利用措施。
3.下一步將對皮溝水質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16.潁東區
舉報內容:潁東區老廟鎮苗南居委會王小莊,王某京的養豬場,豬糞未處理,異味刺鼻,污染莊內環境空氣,影響周邊百姓正常生活。
污染類型:大氣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經調查,潁東區老廟鎮廟南居委會王小莊居民王某付(別名王某京)在其住宅東側建設一座面積約100平方米的養殖圈舍,從事育肥豬養殖,現存欄56頭,無工商、用地、環保手續,無配套治污設施,養殖糞污露天堆放在圈舍附近,臭味較重。養殖場距周圍群眾住宅較近(50米以內),養殖臭味影響周邊群眾正常生活。
處理和整改情況:截至2021年4月16日,王某付已自行將56頭育肥豬全部出售,不再在原址從事養殖活動,露天堆放的糞污已清理完畢,養殖污染已消除。
17.潁州區
舉報內容:潁州區三和鎮掩龍村前楊小莊北側100米永豐河東岸,村書記王某彬占用20多畝農田建造養豬場,異味擾民,糞水直排永豐河。
污染類型:水、大氣
是否屬實:部分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經查,楊小莊北側永豐河東側目前只有一家養殖廠,為阜陽市恒勇養殖有限公司,位于潁州區三合鎮掩龍村前楊小莊永豐河東岸,法人為曾某勇(與該村書記王某彬不是同一人),營業范圍含畜牧、家禽、水產養殖銷售等。
2.阜陽市恒勇養殖有限公司年出欄1000頭生豬養殖場建設項目已經潁州區發改委備案(發改中心﹝2020﹞099號);該項目符合設施農用地管理和備案條件,2020年8月27日,三合鎮人民政府予以備案(三合設農字﹝2020﹞3號),備案面積0.5534公頃(8.3畝),2021年1月27日,潁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負責錄入設施農用地備案系統并于3月13日完成現場核查,該項目符合設施農用地管理和備案條件,目前項目所建豬舍等設施占地不超過備案面積。
3.企業于2021年4月12日辦理《建設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號:202134120200000017),明確該項目應采取建設豬舍通風系統;豬尿和沖洗廢水與生活污水混合后,經厭氧發酵處理后,出水用于周邊農田施肥;豬糞全部用于肥田,沼渣外售至有機肥料廠及周邊農戶等污染防治措施。該養豬場于2020年8月開始建設,目前尚處于建設階段,計劃2021年8月份建成投產,目前,尚未發現存欄生豬及養殖產業的異味和糞水等問題。養殖場附近200米內無居住居民。
處理和整改情況:潁州區將進一步壓實有關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網格包保責任,確保按照要求建設項目,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投產時嚴格控制存欄量,做到糞便日產日清、污染防治設施有效使用,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居民影響。
18.:界首市
舉報內容:界首市光武鎮開發區工業園內,數家塑料加工廠,20多年來一直污染當地地下水,距離幾個村民組不足50米,24小時異味擾民,晚間異味尤為嚴重。
污染類型:大氣、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2021年4月11日,我市組織了有關人員進行核查,經查:安徽阜陽界首高新區光武科技園成立于2006年,是以生產再生塑料顆粒、塑料制品為主的園區,現有企業139家,園區周邊東南北三側距最近居民點20米左右。4月13日,經第三方檢測公司對該園區3個點位地下水采樣檢測,除氟化物超標外(因皖北地區均為高氟區,地下水氟化物超標為地質結構原因導致),其余項目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Ⅲ類水質標準。對園區白天3個點位無組織排放檢測,均滿足無組織排放標準,同時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對光武園區夜間無組織排放情況進行了檢測,待監測結果出來再作進一步處理。界首市生態環境分局組織人員對園區企業進行初步排查,發現7家企業存在治污設施運行效果不到位等問題。
處理和整改情況:1.對存在問題的7家企業立案調查,同時對光武園區涉塑企業開展全面排查,對涉嫌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將依法依規處理;2.加強對園區企業及污水處理廠的監管,提升污染防治水平;3.將不滿足園區防護距離的115戶居民進行搬遷。
19.阜南縣
舉報內容:阜南縣方集鎮范灣村,村內公廁很多位于池塘邊,糞便污水污染池塘水體,且異味嚴重;村內垃圾桶較少,很多生活垃圾直接倒在池塘邊,無法降解,污染水體;普照寺非法占用1畝多基本農田,違建部分已拆除,但仍被砂石廠非法占用,影響周邊環境 。
污染類型:水
是否屬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1.經現場核查,方集鎮范灣村共建設公廁12座,其中位于池塘邊6座(分別位于方莊上埂、鄧灣文化廣場、范灣文化廣場、鄧灣腰宅、三里前南、喬莊)。不在池塘旁邊的有6個,每座公廁均配套建設三格式化糞池,且配備專門吸糞車,每月對其進行清理。經4月12日現場核查,未發現公廁糞污直排污染水體,且水體無明顯異味。腰莊公廁化糞池進糞管破裂。2.范灣村有13個自然莊,共有居民1230戶5060人,目前該村外出人口約2200人,在家長期生活人口約2800人。范灣村清掃保潔、垃圾轉運由博陽環衛保潔公司承擔,現有保潔人員8名,垃圾桶130余個,能夠達到5—10戶配備一個垃圾桶標準。4月12日現場核查時有零星生活垃圾漂浮池塘,未發現成堆生活垃圾傾倒池塘邊現象。3.普照寺違建房屋部分已拆除,東側為砂石臨時堆放場地。
處理和整改情況:1.組織對范灣村12座公廁進行全面維護,及時對腰莊公廁化糞池破損進糞管進行更換維修;加強公廁巡查,防止糞污直排污染水體。2.為方便群眾投放生活垃圾,博陽環衛保潔公司對范灣村新增投放垃圾桶30個,截至4月16日范灣村已累計投放垃圾桶160余個,并要求博陽環衛保潔公司對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同時組織對范灣村溝塘零星生活垃圾進行清理打撈。3.違建房屋已徹底拆除,臨時砂石料場已取締,并復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