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18日—9月22日,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日本京都成功舉辦!此次展覽由日本京都“樂粋堂”主辦,日中文化藝術學院后援。共展出了中國書畫名家董壽平、溥佐、劉炳森、王成喜、白伯驊、周慧珺、楊延文、劉銘義的書畫精品之作,藝術作品展現出了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藝與創意。展覽期間,參觀者絡繹不絕,中日各界人士給予了高度評價。
“樂粋堂”前社長柳邦男先生,熱心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文化交流,他曾多次訪問中國,并為中國書畫家在日本舉辦過多次作品展覽,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本次由“樂粋堂”主辦的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也得到了日本藏家的大力支持!






著名書畫學者、清華大學美院客座教授劉銘義先生在展覽期間,與現場來賓進行書畫藝術交流,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使大家更多的了解到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覽, 劉銘義先生應邀參展的作品有:巖彩畫、中國國畫、書法。劉銘義先生多年來致力于書畫的教學與研究,他的巖彩畫 受到敦煌壁畫的啟發和影響,并且,在用色上融入了水墨畫的技法。他將天然巖彩燒制后,用層層疊加、滲透的方法,使畫面產生了一種斑駁滄桑的感覺,再將巖彩稀釋混合,借用修復古畫的技法,這樣形成了水墨彩交融、色彩變化很豐富很微妙的感覺,尤其是在展現北京胡同和青銅器等有著歷史積淀的畫面上更是玄妙且厚重飽滿,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風格!
劉銘義的中國畫,其中山水畫師法沈周,上溯宋元,同時旁涉近現代山水名家的技法,他作畫時捻筆變換鋒面勾勒山石、皴擦,筆鋒散聚自如,筆墨縱橫放逸、氣韻生動。他以書法的用筆畫蘭竹,沒骨法畫葡萄,以草書纏繞法畫藤蘿,多姿飄逸,達到自然天成的效果,別具一格。劉銘義先生的書法宗二王趙,并研習歷代名家碑帖,精于筆法,對書法用筆有獨到見解。他認為書法是從無生命的文字轉化為有生命的文字而形成的獨特藝術!他的書法轉折點內方外圓、鋒藏于點畫之中。他的楷書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蒼勁有力;行草點畫精秒富于變化,行云流水,體現出劉銘義深厚的書法功底!













劉銘義先生,1960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始習書畫,師從李卿云、曹肇基先生研習中國傳統書畫。1990年赴日留學,1998年京都精華大學大學院美術研究科碩士研究生畢業。2024年1月,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現在日中文化藝術專門學校客座教授。
劉銘義的巖彩畫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展獲獎、受賞:1994年巖彩畫作品《北京胡同》入選京都春季創畫展,1996年巖彩畫作品《戀》入選創畫展等多次入選。尤其是2000年第6回“京都日本畫家協會新銳選拔展”作品《民家》獲京都日本畫家協會賞、京都文化博物館賞,并被京都文化博物館收藏。2021年劉銘義書畫展在京都文化博物館舉辦,其書畫作品受到日本藝術界的矚目,作品被藏家們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