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會長、關帝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允好(右)頒發任命書
本網訊 10月21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洛陽分會在“千年帝都”洛陽正式成立,中國(洛陽)關公文化研究會會長、洛陽市澗西區政協副主席胡鐵栓被任命為洛陽分會會長兼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全權代理分會事宜。

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洛陽分會會長胡鐵栓致辭
胡鐵栓、男、洛陽市人,海軍中校軍銜轉業后任洛陽市澗西區政協副主席,愛心書法家,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兩次,省勞動模范,曾多次榮獲國家級先進個人。
胡鐵栓小時家住伊川關帝廟旁,自幼即崇拜關公,與關公文化結下不解之緣,受到關公的多次顯圣護持。長大后潛心研究關公文化,弘揚中華傳統道德,熱愛公益事業,幾年來,他先后出資30余萬元,為村里修建了關公文化廣場,為村小學捐贈了價值19萬元的圖書,受到鄉親們的一致贊揚。又在洛陽伊川縣恢復修建了關圣帝君的千年古廟和老年活動中心,積極舉辦各類道德講堂和國學活動,普及道德文化及傳統文化知識,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養。
多年來,他支助農村貧困學生136人,救助孤寡老人36家,通過法律援助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億元,送醫下鄉義診1600多人次,組織書畫文化下鄉活動370人次,組織政協委員提案136件,組織離退休人員義務協助交警、治安巡防、納稅政策宣傳3300人次、編輯整理道德文化資料500余冊,深受同行人士好評和社會各界朋友的稱贊!
胡鐵栓此次當選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洛陽分會會長也是眾望所歸,精誠所至,關帝庇佑。

中華全國道德建設促進會,簡稱德促會,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道德精神,促進忠孝節義誠信等傳統美德發展進步的社會服務機構。由關公文化信眾彭允好注冊并于今年6月28日,農歷五月十三,關公磨刀節當天正式宣告成立。
德促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形式多樣的道德文化建設實踐活動,將忠孝節義誠信等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喚起全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推進道德建設、培養和塑造德才兼備的新型人才;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依靠道德力量來凝聚人心,統一意志,鼓舞精神,培養和建立良好的社會生活秩序,營造崇德尚義的良好社會氛圍。
德促會的精神內核是關公文化的“義”。義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礎的道德價值觀。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釋名》中說,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義是中華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精神,本身便具有明辨是非、邪正、善惡、褒貶的指迷作用。對拯救當今社會道德危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
德促會是關公文化中的“義”與道德文化中的“德”的智慧結晶。義者,幫助他人,成就自己;德者,修正自己,幫助他人。兩者互為扶持,相得益彰,共同促進。
德促會務實不務虛,重行不重言。一切都以積德行善、俠肝義膽、濟世為懷,尚淳樸,坦誠,正直,果敢,有責任,有擔當,有使命,有理想,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德促會的口號:德促會,匯賢德。德促會廣開言路,廣納人杰,但絕不主動結交無義之輩,無信之徒,更不會將其吸收為會員。德促會會員入會門檻較低,在個人人品審核通過之后,每月1元起隨喜即可成為會員,1年之中有3個月沒有繳納者視為自動退會。退會者2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入會。
德促會地方分會擁有高度的自治權,總會不干涉分會具體事宜,但在涉及德促會及關公文化聲譽及形象上,總會具有監督、審核、考察、仲裁等職權。
地方分會的建立以縣、市為單位,采取自薦、他薦、及尋訪的辦法,尋求德能兼備的忠義之士出任分會會長。
分會會長品德考核標準為一核四正:即以義為核,忠、信、俠、勇四種正能量品格。
分會會長綜合考量標準為一主四輔:即以德為主,錢、權、名、勢四種實力做輔佐。
分會向總會繳納的年費為隨喜,根據自身的建設發展情形自定。分會的成立目的只是為了做正事、做實事、做好事,所以無論德促會或者關公文化都最講究實力,實力不濟不能成事,分會的成立就毫無價值或意義。
德促會以道德為名,追求的是功在當代,名垂千秋的道德理想,依靠良心的自覺,主動將道德的基本要求轉化為日常生活習慣,傳承優秀道德文化,倡導公益回報社會,樹立德能兼備的優秀道德公民榜樣,傳遞正能量,團結有志之士,互愛互助,實現共同發展進步,振興民族產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