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文化傳播網訊(賈敏) 入春以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設備管理人員針對設備使用調研期間員工反映的設備濾布存在的問題,積極拓展設備廠家合作渠道,通過與設備廠家共同攻關,采用新材料、新工藝,設計加工了滿足崗位需求的新型濾布,大幅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收到一線員工的一致好評。

近兩年,銀光集團推行設備管理“標準化+預知性”維保模式,通過嚴把設備質量關、科技賦能實時監測、完善設備定檢標準、評估設備安全使用年限四項務實舉措,推動設備管理從“管后”向“管前”轉變,以實際行動落實“兩個至上”理念。
嚴把設備質量關。銀光集團規范設備從預驗收、入廠驗收到安裝調試、終驗收的全流程管理,杜絕問題設備進入生產線,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企業編制下發設備驗收管理實施細則和非標設備監造管理辦法,把好設備選型設計關,確保設備質量過硬。組織專業人員調研不同材質設備在復雜工況下的耐腐蝕性,編制設備介質選材指導意見,為設備選材提供科學依據,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

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以往,傳統的設備維護以“事后維修”為主,設備故障發生后再進行維修,不僅影響生產效率,還可能引發安全隱患。為此,銀光集團創新管理模式,引入預知性維保理念,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巡檢等先進技術,在關鍵設備上安裝傳感器和監測系統,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預測設備的運行趨勢,從“被動維修”向“主動預防”轉變。
完善設備定檢標準。銀光集團進一步完善設備定檢標準,將靜止設備、儀表設備、管線、閥門等全部納入定檢范圍,實現設備管理全覆蓋。企業推行設備“日報表、周總結、月例會”運維模式,深入基層調研,征集員工對設備日常管理和維保的建議,借鑒行業經驗,推廣使用先進設備,在提升設備安全性能、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的基礎上,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為企業設備升級、降本增效提供新思路。

評估設備安全使用年限。結合設備自身工藝及運行環境,銀光集團組織人員對專用設備開展安全使用年限評估,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和數據分析結果,科學安排維護時間和服務內容,并有計劃地組織設備更新迭代,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