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能青海海西公司緊扣集團公司“三個轉型”戰略部署與青海公司“一二八”工作思路,以“管理提升強化年”行動為總抓手,錨定“穩大盤、提質效、強基礎、謀長遠”工作主題,在黨建引領、安全生產、經營創效、人才培育等領域深耕細作,推動管理效能與經營質效雙向提升,為公司在生產經營元年實現逆勢突圍、聚力攻堅全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黨建領航強根基,以紅色引擎激活管理動能
黨建是企業發展的“根”與“魂”。海西公司始終將黨的領導貫穿管理提升全過程,以黨建引領凝聚隊伍合力、規范管理行為、破解發展難題,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管理優勢、競爭優勢,為管理提升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理論武裝筑防線,紀律意識入人心。積極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通過“集中學習+專題研討+一線宣講”模式,組織集中學習40次,實現全員覆蓋;將學習教育與調查研究深度融合,公司班子成員帶頭深入一線,聚焦限電應對、設備運維等重點難點問題傾聽基層意見,形成“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閉環。同時,開展主題警示教育2場、廉政提醒7次、廉潔談話33人次,推動廉潔理念融入管理各環節。
組織建設提質效,支部攻堅顯擔當。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完成八個黨支部劃分;在“迎峰度夏”“設備缺陷殲滅戰”等重點任務中設立黨員責任區、先鋒崗,推動黨員在功率預測優化、主變檢修等關鍵工作中帶頭攻堅。創新開展“廉政3分鐘”班前會學習制度,各支部配備紀檢員、班組聘任廉政監督員,構建“大監督”體系,確保管理措施落地見效。
文化聚力強隊伍,關愛賦能激活力。以企業文化建設為紐帶,打造“戈壁綠動軍魂永續”文化品牌,通過制作沙畫、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快閃活動,展現員工昂揚風貌;依托“國家能源杯”技能競賽、青年運動會等活動,搭建員工成長展示平臺,3名員工在集團技能競賽中斬獲佳績。深化“暖心工程”,累計開展現場慰問7次、支出32萬余元。
精益管理破難題,以全鏈賦能提升經營質效
面對區域限電率攀升、老舊場站設備故障率高的經營壓力,海西公司以“管理提升強化年”為抓手,圍繞“基礎管理提標、節支增收提效、發電效能提檔、設備消缺提質”構建全鏈條管理體系,推動管理舉措向經濟效益轉化。
基礎管理筑底座,閉環管控強執行。健全督辦機制,印發《督辦工作管理辦法》,將上級部署、黨委會決議等納入督辦,按月更新清單、及時銷號,確保“事事有回音”;規范生產組織,重塑維保基地與運行班組架構,建立“三日滾動調整”策略機制,結合天氣預報優化電站功率預測時間,8月上旬計劃對標排名第一,從制度與流程層面夯實管理根基。
節支增收挖潛力,成本管控見真章。資金管理上,組建退稅專班,通過“線上申報+線下對接”聯動,實現格爾木龍源公司1296萬留抵退稅款精準落袋;費用管控上,推行線上會議與無紙化辦公,合并同方向用車,嚴控差旅、辦公用品支出;物資管理上,落實“零庫存”理念,推進廢舊物資系統內調撥,設備綜合采購成本較同期同質低5%,以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
發電攻堅破瓶頸,電量收益穩增長。應對限電壓力,組建專項協調小組爭取北林、熙誠電站優先發電權,探索“峰谷錯配”策略——儲能在限電時段充電、夜間放電,仕林儲能充放電利用率超設計值18.6%,半年完成全年預算;優化功率預測,建立“每日對標區域領先單位+滾動修正模型”機制,6月宙亮、德令哈等3座電站區域對標第一,累計增發電量3000多萬千瓦時,8月追平年度發電量欠量。
設備消缺提質效,運維創新保穩定。開展電站缺陷整治,采用“輪番停電、連夜送電”創新模式,3天完成北林、珺晟等3座電站主變年檢預試,同步更換高壓側電能表、排查斷路器隱患;建立“全員參與+閉環管理”缺陷治理機制,累計消除設備缺陷380余項,老舊場站設備可利用率顯著提升,為增發搶發筑牢設備基礎。
人才培育強支撐,以梯隊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針對員工隊伍平均年齡32歲、成熟型人才短缺的現狀,海西公司以“能力提升+機制激勵+梯隊建設”為核心,構建全周期人才培育體系,為管理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精準培訓補短板,技能提升強本領。開設“公司大講堂+班組微課堂”,生產技術部組織“每日一課”,基地維保部利用班后會開展微課題培訓;針對年輕員工,邀請老員工、外部專家授課,借助仿真設備開展實操訓練,安排參與復雜設備檢修,提升故障處理能力。
機制創新激活力,考核激勵明導向。完善“績效體系+晉升通道+賽馬機制”激勵體系,激發員工主動性。一方面,制定《員工綜合考核評價辦法》《部門綜合績效考核評價辦法》,編制部門職責說明書、員工崗位說明書及考核指標表,將考核結果與薪酬、晉升掛鉤;另一方面,暢通職位職級晉升通道,實施“青苗計劃”,建立職業引導人與導師帶徒機制,選育5名管理英才、5名技術達人等骨干人才,為年輕員工提供發展空間。
隊伍建設固根本,梯隊培育謀長遠。立足公司發展需求,構建“引進+培養+使用”人才梯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優先通過內部競聘填補空缺,減少外部招聘成本;建立輪崗機制,推動管理部門與一線部門崗位交流,提升員工綜合能力;開展“人才登高”“青藍行動”,組建優秀職業引導人與青年英才組合,加速年輕員工成長,為公司風光儲多業態發展儲備復合型人才。
作風建設樹新風,以嚴實導向夯實管理保障
作風是管理的“晴雨表”,直接影響管理措施的執行力與實效性。海西公司以“嚴紀律、提效能、強擔當”為核心,將作風建設融入管理各環節,以過硬作風破除執行壁壘,確保管理提升各項任務落地生根。
嚴明紀律強約束,規范管理筑防線。制定并印發《關于明確員工異地辦公要求的通知》,明確常駐辦公地點,規范考勤管理與津貼補貼發放;在ICE系統開通場站考勤打卡功能,在OA系統上線加班審批流程,通過“制度+系統”雙重管控,杜絕“庸懶散浮拖”現象,強化員工紀律意識與規則意識。
壓實責任抓執行,閉環管理提效能。建立健全督辦工作管理體系,印發《督辦工作管理辦法》,將上級部署、黨委會及總辦會決議、領導指示批示等納入督辦范圍,按月更新督辦事項清單,對完成事項及時銷號。推行“清單式管理、銷號制落實”工作模式,各級管理人員踐行“三現”管理,每周調度重點任務進度、每月通報成效,將目標分解到崗、責任到人,形成“人人有壓力、事事有人抓”的執行格局。
獎懲分明樹導向,擔當作為激干勁。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作風表現與績效評價、晉升任用深度綁定。在安全生產領域實施“賽馬”激勵機制,對體系建設成效突出、隱患整改及時的部門與個人予以獎勵;在經營創效領域,對超額完成電量任務、成本管控成效顯著的團隊重獎。同時,以“五好班子”建設為抓手,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在“迎峰度夏”“主變檢修”等攻堅任務中靠前指揮,引領形成“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
安全筑基守底線,以體系建設保障穩定發展
安全是管理提升的前提與底線。海西公司以“風險管控+隱患治理+智慧賦能”為核心,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安全管理體系,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體系建設強根基,責任落實無死角。全面推動安全環保1號文落地,實施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一崗一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建立“周督辦、月考核”機制,開展春檢問題整改165項,生態環保問題整改25項。同時,嚴格落實承包商“無差別管理”,對管控不力的加重考核,確保生產、基建現場監管高壓態勢。
風險防控筑防線,隱患治理除盲區。構建“雙重預防+專項管控”風險治理體系。一方面,開展全員危險源辨識評估,建立“一廠一策”高風險區域管控機制,實現隱患排查、上報、整改、復查全流程閉環;另一方面,針對新能源行業特有風險,制定鋰電池儲能火災、風電高空作業專項防控方案,儲能電站配備氣體滅火系統,風電運維嚴格執行高空作業規程,建立遠程安全指揮機制,縮短風險處置時間。
智慧賦能提效率,應急保障強能力。依托數字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效能。投入運行安全生產數智化平臺,錄入數據7563條,位列青海公司第二;推進單兵及布控球等智能裝備應用,通過遠程視頻抽查現場作業,不定期開展“四不兩直”檢查。同時,完善應急預案,加強防汛、反事故演習,足額配備沙袋、應急照明等物資;依托場站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雨情水情,通過防汛指揮群動態推送預警信息,確保突發事件及時處置。
砥礪前行再啟新程,海西公司將持續以“管理提升強化年”行動為抓手,緊扣“創效爭A”目標,深化黨建與生產融合,優化精益管理體系,加快人才梯隊建設,筑牢安全環保底線,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集團公司、青海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海西力量! |